研究新知:重複跨顱磁刺激治療(rTMS)或可減少恐懼反應

2021-02-05

作者: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簡婉曦 醫師(本文轉載自 振芝診所rTMS專區

重大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(Post-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, PTSD) 常出現侵入性的創傷記憶、負面思考、過度警醒反應與迴避行為。臨床上,大概有 50% 成年人可以在受創後 3 個月回復。然而,如果創傷後壓力症狀持續越久,越容易衍生出憂鬱症以及自我傷害行為。

針對創傷後壓力症狀,目前標準的治療方法是「藥物治療」與「長期心理治療」:藥物治療的效果在於改善憂鬱與警醒、減少負面思考;心理治療的效果在提供支持、改變思考與反應行為。然而,對於嚴重警醒與迴避行為,有時候藥物與心理治療的改善效果顯得非常緩慢。如果重大創傷個案同時出現憂鬱與嚴重壓力反應,「重複跨顱磁刺激術 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rTMS)」配合藥物與長期心理治療,不但有機會改善憂鬱症狀,也有機會可以改善這些難以處理的嚴重警醒與迴避行為。

對此,低頻重複跨顱磁刺激術(low-frequency 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LFrTMS)」的角色便非常重要,LFrTMS 是重複跨顱磁刺激術 (repetitive transcranial magnetic stimulation, rTMS) 的一種治療方式,採用低頻重複性的非侵入性刺激,改變小部分腦區的神經元膜電位,活化軸突去極化放電,誘發後續一連串的腦部神經活性。

2020 年 6 月 30 日,義大利波隆納大學 (University of Bologna) 學者 Sara Borgomaneri 發表在《當代生物學》 (Current Biology) 期刊的研究中表示,藉由LFrTMS刺激「背外側前額葉 (dorsolateral prefrontal cortex, dlPFC)」腦區,可以修飾大腦先前所學習到的恐懼經驗。過去研究已發現dlPFC腦區與人的身心反應能力有關,包含以認知調控情緒 (cognitive regulation of emotional processes)、減低身體為了應對威脅而產生的壓力反應 (threat response reduction) 以及調節恐懼記憶 (fear-memory regulation) 等能力,但 dlPFC 腦區到底如何影響人類修飾自己的恐懼記憶,仍有待進一步探究。

在這篇研究中,84 位健康受試者在第一日建立「恐懼刺激制約(conditioning)」,第二日先接受「恐懼記憶誘發 (fear-memory reactivation)」,經過 10 分鐘,再接受 dlPFC 腦區 15 分鐘 LFrTMS 治療,以干擾恐懼記憶的活化。

rTMS如何影響人們的恐懼反應,仍有待研究進一步探究

研究顯示,不管是刺激左側或右側的 dlPFC,在 LFrTMS 治療完 24 小時後,其學會的恐懼反應可減少。值得注意的是,若是接受的恐懼刺激在後期未能誘發嚴重恐懼記憶活化,LFrTMS 治療效果不明顯。

對於這樣的治療效果,目前科學家推測跟記憶的「重新固化 (reconsolidation)」有關。當我們處在重新固化的歷程時,舊的記憶經過運算與修飾,形成新的記憶「版本」被儲存起來,因此,記憶重新固化本身也是心理治療的腦部生理基礎之一。LFrTMS 透過電流直接介入記憶的重新固化過程,減少前額葉的工作記憶資源,干擾記憶運算修飾過程,造成記憶散佚。

雖然目前科學研究顯示,rTMS 無法干擾「恐懼經驗」的「陳述性記憶 (declarative memory)」,但根據這篇研究結果,接受 LFrTMS 治療,可以減少受試者學會的「恐懼反應 (fear response)」。簡單來說,rTMS 無法阻止人們回想起恐懼經驗的細節記憶,但有機會減少恐懼造成的負面影響!


參考文獻:

Borgomaneri, S., Battaglia, S., Garofalo, S., Tortora, F., Avenanti, A., & di Pellegrino, G. (2020). State-Dependent TMS over Prefrontal Cortex Disrupts Fear-Memory Reconsolidation and Prevents the Return of Fear. Current Biology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