憂鬱症合併強迫症的 rTMS 治療經驗

2020-01-17
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數位內容編輯部 專訪洪敬倫醫師 

近年霸凌事件頻傳,從「線上」的網路霸凌,到「線下」校園霸凌層出不窮,引起各方關注。十月底,教育部的粉絲專頁亦發佈了「8 件制服,8 個綽號,8 位曾經遭受霸凌的受害者」請大家猜猜這 8 件制服的原有者是哪位youtuber或是影劇名人的宣導文案,邀請大家一同重視霸凌議題。

《天下雜誌》一篇〈校園霸凌為何蔓延?〉提到「霸凌的定義,為長期、持續性的對某人予以言語或肢體的侵犯,或者是關係的排擠,或性的凌虐。一般分為語言、肢體、關係、性等四大類型的霸凌。根據兒盟調查,霸凌狀況以「關係霸凌」及「言語霸凌」居多。校園中的欺負多是排擠、言語威脅、嘲弄等「肉體看不見」的傷害。這些許多大人視為「家常便飯」的人際互動,其難辨認的特質常常使師長忽略關切,卻令孩子感到困擾。」嚴重時甚至影響身心健康。

此次分享的案例,為一位 18 歲男性,目前就讀大一,診斷為憂鬱症及強迫症狀。過去從國三時被同學排擠,遭受長期的言語霸凌,包含當面羞辱與社群媒體上的攻擊。這樣的生活使個案頻繁產生批評、排擠他的擔心,也時常懷疑自己是否傷害他人而詢問:「我有沒有把我的心裡話說出來?我是不是又說出帶有惡意的字眼?」反覆檢視自己是否犯錯、得罪他人,以致過於焦慮、憂鬱,開始出現注意力不足、記性變差的症狀,書也逐漸讀不下去了。過去療程中,吃了許多種藥,且都是高劑量,包含兩種抗憂鬱、兩種精神安定及兩種抗焦慮的藥物。(您可能會想看:憂鬱症等身心科相關症狀一定要吃藥嗎?

2019 年九月中旬,案父母上網查找資料,找到 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療法便預約諮詢,帶著個案前來初診諮詢完,決定嘗試。九月底開始做三次之後,個案自述情緒有比較改善,以往過度擔心他人的想法頻率開始減少。第四次之後,內心裡對自己的負面聲音減少,強迫症狀也改善許多。醫師分析道,在國外臨床經驗上,憂鬱症合併強迫症,通常需要較多治療次數,約在 30 次以上。(您可能會想看:我該不該試試重複性經顱磁刺激治療(rTMS)?

理想中 rTMS治療一個禮拜需三次以上,男同學因上課的關係,一個禮拜只能來診所兩次,但即使一個禮拜兩次,一個月八次的療程,也獲得良好改善,重複問話確認情況減少,焦慮度也下降,目前持續治療中。

憂鬱症合併強迫症狀,是一種加倍困難的臨床挑戰,患者無法控制的強迫思考及行為,每每讓憂鬱症雪上加霜,這類型個案治療方式通常需要藥物與心理治療雙管齊下,然而,仍有為數不少的患者對反應時十分有限。此個案過往的生活經驗影響了身心健康,在多方努力後,亦不排斥嘗試 rTMS 重複經顱磁刺激治療,在復原之路看見更多的可能性。


資料來源:
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 

[TMS治療個案研究] 憂鬱症合併強迫症的治療經驗




洪敬倫 醫師

振芝心身醫學診所 院長,台灣 TMS 整合治療聯盟召集人,教育部部定助理教授。洪醫師的專長包括大腦保健,正念治療及腦刺激治療。